體外和在小鼠模型實(shí)驗研究中均可發(fā)現維生素D具有抗炎的作用。既往研究中我們已發(fā)現維生素D可預防結腸炎的發(fā)展,保持腸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。
本研究旨在評估潰瘍性結腸炎(UC)患者中血清25羥維生素D[25(OH)D]濃度較低是否與粘膜炎癥的增加、上皮細胞連接蛋白的缺失有關(guān),以及是否會(huì )增加胃黏膜炎性細胞因子。
采用前瞻性研究設計,共納入230名UC受試者。使用Mayo內窺鏡得分、總Mayo得分和組織學(xué)活性來(lái)評估血清25(OH)D的濃度。對比25(OH)D濃度較高和較低組患者結腸黏膜上維生素D受體(VDR)、E-鈣黏著(zhù)蛋白、緊密連接蛋白zonulaoccluden1(ZO-1)、閉合蛋白、緊密連接蛋白Claudin-2、腫瘤壞死因子(TNF-α)、白細胞介素8(IL-8)的表達濃度。
結果,血清25(OH)D的平均濃度為21.8ng/mL。根據濃度對患者進(jìn)行分層,包括12.6%≥30ng/mL,45.6%≥20to<30ng/mL,37.4%≥10-<20ng/mL,和4.4%<10ng/mL。血清25(OH)D的濃度與黏膜炎癥、疾病活動(dòng)性及組織活動(dòng)性之間呈負相關(guān)。血清25(OH)D的濃度低于20ng/mL與黏膜上VDR、E-鈣黏著(zhù)蛋白、ZO-1及閉合蛋白的轉錄和表達濃度下降有關(guān),而與TNF-α和IL-8轉錄表達的濃度增加有關(guān)。
總而言之,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,25(OH)D的濃度與粘膜炎癥和疾病活動(dòng)性呈負相關(guān)。這些結果,加上發(fā)現25(OH)D的濃度與粘膜VDR、上皮細胞連接蛋白的表達及促炎細胞因子之間呈負相關(guān),表明維生素D缺乏或可通過(guò)破壞上皮屏障來(lái)促進(jìn)UC的炎癥。